近日,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吉林大学落下帷幕,我院《“约时间”P2P时间交换平台》项目获得创意组全国银奖。此前,该项目获得浙江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选拔赛创意组第一名、金奖。
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与项目组成员合影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和吉林省政府共同主办。大赛邀请了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大学科技园、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大赛从今年5月启动以来,吸引了31个省、市、自治区1878所高校的5.7万多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万多个。经过初赛、复赛,共有300支优秀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意组100个团队、实践组200个团队。《“约时间”P2P时间交换平台》以浙江省创意组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
《“约时间”P2P时间交换平台》项目由我院工商管理类大四学生胡小芳等创意、开发,并注册成立了金华约时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大学生有较多的零碎时间却不知如何合理利用,类似的人力资源闲暇时间浪费现象不仅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也是多达几亿手机网民碰到的问题。”项目组负责人胡小芳介绍,项目的创意灵感正是源于如何借助互联网分享人们的零碎时间信息、提升零碎时间利用率。
“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出售或购买某个时段的英语口语辅导,也可以在某个时间与人相约跑步锻炼,真正变无所事事的零碎时间为更有价值的‘黄金时间’”,胡小芳说,“约时间”P2P交换平台能快速整合在同一时间维度中有共同技能或偏好的众多个体共同完成特定任务,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匹配和组织,为各种日常工作、社交、公益、娱乐活动提供快捷高效的交互平台。通过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出售自己闲散、碎片化的空余时间并从中取得收益,也可以免费而快速地找到满足自己个性化的服务和临时雇员,从而帮助用户将低价值的零碎时间和闲置资源整合转换为高价值的劳务报酬,让空闲时间转化成财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报告统计,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按每个人每周10小时的碎片化时间保守估算,一年至少有3100亿小时,按每小时最低10元估计,至少有3.1万亿元的时间价值。”
“在时间碎片化、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高成本化的背景下,该项目还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具有商业利益和公益的双重价值。”“约时间”项目指导老师陈乃启说,“项目已经注册成立了金华约时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比赛中也获得几家风投公司的关注。”目前“约时间”APP即将在校园内推广,团队成员表示通过比赛大大地开拓了互联网思维。
编辑:王小天